脐灸又叫隔药灸脐法,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载有“彭祖小接命熏脐秘方”和“益寿比天膏”,盛誉熏脐法“灸之百脉和畅,毛窍皆通,上至泥丸,下至涌泉”,能祛病延年。
脐灸即在肚脐上施以隔物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激发经络之气、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奇妙的是,有科学家用“黄金律”来测量人体,结果惊奇地发现: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就是说,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点”上。
治疗范围
1、胃肠系统疾病: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
2、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3、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4、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多酸痛证。
5、自汗、盗汗、带下、久泄、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
6、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回春延年。
操作方法
隔物灸一般用:隔蒜灸、隔姜灸、隔面灸等,今天给大家介绍面碗灸,其操作方法如下:
温水清洁脐部,将放面碗放至神阙穴上,点燃艾柱,灸45—60分钟即可。
为什么用面碗
1、取材方便。
2、可塑性强。
3、不易过敏。
4、密封性好。
5、比热容大。
6、小麦补虚。
·
注意事项
1、脐部有损伤、炎症者及孕妇禁用。
2、饱餐或空腹不宜脐灸。
3、脐部皮肤娇嫩,脐灸壮数较多或时间较长时,可先在局部涂一层凡士林,可避免脐部皮肤起泡,小儿脐灸时应尤其注意,可适当减少时间,避免烫伤。
4、由于脐部吸收药物较快,故开始几天,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过几天会自行消失。
来源:来源:医院护理部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shuairuoa.com/xsjsr/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