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白驹过隙,好像一年光阴就那么几天过完了。
家属院里有棵狗牙腊梅在墙角开了很久,我是今天才去看它的。
楼栋单元出来个提着竹篮子的大爷,见我仰起脖子看腊梅,问我:“你喜欢花?”我拍着照,回应他:“嗯,去年我在那排门面那里开了花店。”“哦,那花店是你开的呀,难怪那么爱看花。”他也跟着我望了望已经长到二楼高的腊梅树,说:“今天大寒节气喽,翻过这半个月,就立春了,梅花该开喽。”大爷这一说,我忙看日历,的确是大寒了。
以往,每个节气我都要插应景的插花。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传统插花在每个节气和传统节日里,古人都会用时令花材插制主题插花,以表对天地敬畏之心,将自己心意也用插花来暗喻。
去年大寒节气插的传统插花今年入冬以来,忙于升级花艺培训的PPT和短剧创作,无暇顾及插花了。虽说花艺工作有23年了,但还是最爱传统插花。
这几天雨未停过,预计会下大雪,花材买不来了,便不做传统插花了,守着案头这个现代插花,看落雪也挺美。
假如天气好,我必去山上折几枝松枝或柏枝,还可砍几节竹子,攀三两枝腊梅,买些菊花兰花回来,插制一款“岁寒三友”亦或一款“四君子”的传统插花应一应这个节气。
去年插制的传统插花竹梅菊主题插花天最冷的时候是在大寒节气,而大寒又在岁终,千家万户都在忙年。自母亲去世后,家里冷清得很,年也过得不像年了。弟弟妹妹远赴他乡搏生计,三年两载不回转,我守在城里打拼,老父亲在安江老家和新老伴安度晚年。我们家的年,没了以往的热闹。等着儿子侄儿们成家生了孩子,如这大寒节气一般,开始新的一个轮回。
我把自己的日子过慢点,等着孙辈承欢膝下,和孙儿们数着一轮一轮的二十四节气,直到把自己守成“大寒”。
说着说着有些伤感了,还是说一下大寒该吃什么好吧。大寒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最后一段时间,今天我用炭火炖一锅鸡汤补补,养足元气,创作时灵感突现。
元稹有诗曰:“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腊梅在放,红梅临近,大寒的尽头是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