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大寒 > 大寒气象变化 > 正文 > 正文

不怕大寒下雪,就怕大寒晴天,大寒节气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1 12:18:25

“不怕大寒下雪,就怕大寒晴天”,大寒节气到来,农谚有啥说法?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二十四节气歌,当然每一个节气15天,也代表了这个节气的特点,大寒节气也是一样。

小寒节气过后,就进入大寒了,而大寒节气也是冬天最后一个节气,当然大寒也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此时北方地区应该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了。

不过今年的冬天很特别,进入三九以后,北国的天气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冷,而是以寒冷的现象出现。特别是三九、四九的第一天,气温也仅仅在-5℃左右,这是非常反常的。

就拿我们这边的天气来说吧,今天是1月19日,虽然有雨夹雪的景象,不过最低气温也仅仅在-3℃左右。

而明天的“大寒”节气则以阴天转晴天为主,气温也不过是-2~-5℃,反倒是后天的1月21日,最低气温在-11℃左右,可以说这几天的天气很反常的。

但是根据最新的气象数据来看:

随着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持续南下,从1月20日开始,也就是“大寒节气的第一天”开始,今年首场寒潮将逐渐展开影响,其中1月20日~1月到23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气温将迎会迎来冷暖巨变。

其中北方地区的内蒙古,西北地区的陕西,华北大部分地区,江南大部,华南等地,西南的贵州等地,在此轮冷空气的影响下,局地降温幅度或超14℃左右。而降温过后,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在四九时节,将比常年同期偏低2~3℃左右。

所以来说,从最新的天气预报来看,虽然大寒节气这一天的并不太冷,但是大寒节气一共有15天,当然这15天自然代表了大寒节气的特点。

但是对于“大寒”这一天是晴天,还是下雪?是暖和,还是寒冷?其实农村里还是有一些农谚说法的。比如这句俗语“不怕大寒下雪,就怕大寒晴天”也是由此而来,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回答一下:

今年大寒节气有啥不同之处:

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当然对于大寒节气的特点,民间素有“大寒大寒,冻破冰团”的说法。

这也说明了进入大寒节气以后,最重要的是防病防寒的,不过它由于是冬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自然也是“寒极必暖,阴极阳生,隐隐约约当中也感受到了回春的迹象”。

当然对于大寒的节气特点,我们老祖宗的物候现象说的更加的明白:

一候:鸡始乳;

二候:征鸟厉疾;

三候:水泽腹坚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进入大寒初候时期,母鸡已经感受到阳气的萌动,大地回春并准备产卵孵化小鸡了。

进入大寒节气的中期后,一些鹰隼之类凶猛的飞禽,因为感受到最寒的时候来劲,也开始迅猛地捕猎食物,以度过这个冬天。

进入大寒节气的后期,此时随着天气的渐渐寒冷,一些河流湖泊中的冰冻,也开始坚硬厚了起来,并到达了河湖的“腹部”。

所以来说,这“大寒节气”的物候现象也充分说明了此时此刻的节气特点。

当然今年大寒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来得早了一些,属于“早大寒”。去年的时候,大寒节气和除夕是一天的,而今年大寒节气在腊月初十,整整早了20天左右。而这也说明了今年大寒的15天里,如果非常的冷,那么过年也就是暖和的,反之亦然。

“不怕大寒下雪,就怕大寒晴天”的意思:

第一,农谚:“大寒三白定丰年”。

这里的“三白”,并不是白面白馒头,而是指的“大雪、霜冻、冰冻”。

所以来说对于大寒节气的这一天,农民们则是希望大寒下雪的,并出现冰冻,越冷越好,这样到了第二年的时候,庄稼会有一个好的收成。所以农村老人根据大寒这一天的节气特点来“定丰年”,这自然符合不怕大寒下雪,就怕大寒晴天的说法了。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从农业的角度来说,一年四季当中,只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才符合四季的特点,在四季分明下,这样有利于庄稼的丰收,也有利于人们的生活。

但是四季不明,比如冬天时候的大寒小寒节气不冷不下雪,那么这就会出现反常的“暖冬现象”,而暖冬带来的危害就是:

一方面来说,暖冬现象,不会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卵,这样第二年的病虫害就多了,

另一方面来,如果暖冬干旱,那么越冬的小麦就得不到水分的保障,到了第二年的时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三方面来讲,暖冬现象会导致第二年冷春的发生,容易发生“倒春寒”。

所以来说,无论是从那一方面来说,小寒大寒时节的气象现象,对于来年的农作物来说,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也就有了“大寒三白定丰年”这句谚语的说法,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农谚“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大寒小寒”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节了,当然“小暑大暑”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节了,但是我们老祖宗确认为,大寒小寒节气和大暑小暑也有必然的联系。

而老祖宗通过千年的观察发现,冬天为水,所以进入冬天以后,也就是从大雪开始,就进入了雨雪的天气了,所以冬天下雪才符合季节的特点,而大寒小寒更是如此。

但是如果大寒节气不下雪的话,那么到了小暑大暑时候,因为天气干旱,会导致土地缺水开裂,这自然是不好的一种现象。因为万物成长除了靠阳光外,还要靠水才能生存,土地有了水才会肥沃,素饺子这种土地一般也称为“有壤”。

所以从古人留下来的农谚角度来说,大寒节气这一天下雪,这才是好的现象,如果不下雪的话,到了夏天也会非常的干旱。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但是也说明了大寒这一天下雪为好。

第三,农谚:“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

这句谚语很好理解,意思是说小寒大寒是最冷的时节,如果小寒不冷的话,那么到了大寒肯定会冷的,因为最冷的时候莫过于小寒大寒。

但是如果大寒不冷,那么这也说明了冷空气会有延迟,但是迟早会来的,不过这种冷空气的现象会延迟到立春以后,春天容易发生“倒春寒”。

对于“倒春寒”带来的危害,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毕竟“三月的桃花雪”,“四月梨花雪”都是倒春寒带来的,但是它们对于庄稼的破坏性也是非常大的。

写在最后:

通过上述来说,其实一些天气都是有一定的自然规律的,而冬冷夏热,春暖数凉也是符合四季的节气特点。但是如果冬天或者夏天出现“该冷不冷,该热不热”的反常现象出现,那么这也不是好的现象,所以“不怕大寒下雪,就怕大寒晴天”还是有一些说法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shuairuoa.com/nsjsr/11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大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