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大寒 > 大寒气象变化 > 正文 > 正文

小寒节气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影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2/11 11:57:21

小寒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月5日或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一、历史演变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二、文化影响

农事活动

由于中国南北地域跨度大,所以,同样的小寒节气,不同地域会有不同的生产农事。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田间已经没有农活,都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

而在南方地区则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

生活习俗

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节气养生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海虾等,其他食物如小枣、核桃仁、杏仁、南瓜、生姜、芫荽、大葱等,一些地区流行的腊八粥也是很好的驱寒食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shuairuoa.com/nsjsr/1189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大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