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衰弱 > 脑神经衰弱 > 正文 > 正文

时令今日冬至,数九寒天正在赶来养身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5/7 15:25:22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图/视觉中国

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说起冬至,这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在我国民间,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比如,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会吃饺子,而南方则吃汤圆吃南瓜的习俗。

图/视觉中国

冬至吃饺子,是为纪念谁?

WINTER

我们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你知道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吗?

故事还得从医师张仲景说起。他是南阳稂东人,著作有《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图/视觉中国

冬至吃饺子,原来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有啥天文意义?

WINTER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冬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南的一天,是太阳南行的极致。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日。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值得注意的是,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在南半球的时间比在北半球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数九寒天正在赶来

WINTER

冬至并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相反只是开端。

冬至这天起进入“数九寒天”,从冬至到小寒、大寒,各地进入最寒冷的阶段。

就上海近日天气来说,一股冷空气已蓄势待发。周四前后新一股冷空气南下,弱降水再次归来,大风和降温也即将登场。本周末不仅市区最低气温跌破冰点,最高气温也仅在5℃以内。寒意越来越浓。

因此,大家要注意做好保暖,及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shuairuoa.com/nsjsr/9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神经衰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