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
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悄然到来,
大寒一过,
农历年中新的一轮即将开始,
下月3日就是立春,
冬去春来已不远。
目前正值四九,在经历前两波寒潮降温大跳水后,似乎大家对数九寒天已经适应了许多,再加上这两天的天气虽说早晚还有上波寒潮的余威在,但白天冬日暖阳高照,最高温度已经攀上13℃。根据天气预报显示,从今天开始,包括南京在内,全省不少地方都要告别前几天的天寒地冻了,最低气温也将从0℃以下回归0℃以上。虽然今天是多云转阴伴阵风的天气,但3℃—16℃着实让大家全天穿衣有点难办,记得及时增减衣物谨防感冒。
既然是大寒,又处在四九时段,本应是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期,常听说的“小寒大寒,无风自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四九”的时候最冷,因此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同时,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期间,我国雨量丰沛的华南地区也仅为5至10毫米。
虽然本周以回温当道,但冷空气带来的降水已在路上了,只不过带来的整体降温有限而已。最新天气预报显示,20日(周三)夜里开始,沿江及以北部分地区有时有小雨。到了21日,降水范围扩大,大部分地区有小雨。22日全省阴有雨,雨量中等。23日全省阴有小雨并渐止。
今年的大寒恰逢腊八,俗话说“腊八遇大寒,缸中米生虫”,也预示来年风调雨顺、粮食满囤、国泰民安。在腊八这天喝腊八粥、腌腊八蒜一直是南京的习俗。其实,即便不是腊八,每临大寒便年味渐浓,因为年节一般在立春前后,从大寒到立春这段时间,人们往往会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此外,“一九一只鸡”在南京也备受推崇,喝鸡汤也会在不少南京居民家中遇到。其实,从饮食上讲,吃糯米也是大寒节气的一大习俗,民间俗称消寒糕,因为糯米比大米含有更高的糖分,一般以蒸煮为主,食用后多会觉得暖和,本身也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再加上糯米有“年高”的意味,一家人分食,既尝到美味也寓意吉祥。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