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大寒 > 大寒历史渊源 > 正文 > 正文

今日小寒,农村俗语小寒不见寒,来年倒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20 12:33:51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今天已经是小寒节气。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于每年公历的1月5日到7日交节。小寒节气和大寒、小暑、大暑等节气一样,同样是反映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在农村中关于小寒节气的俗语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语“小寒不见寒,来年倒春寒”,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老祖宗的话还有道理吗?小寒节气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是天气已经变冷,但是还没有到达极点,但是根据每年入冬后的气温变化来看,在北方小寒节气要比大寒节气更冷,所以在北方还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但是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大寒节气却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大寒节气通常在公历1月下旬开始,所以1月下旬是南方最冷的时候。农村俗语“小寒不见寒,来年倒春寒”的意思是,当到了小寒节气时气温若是没有下降的迹象的话,那么第二年春天会很容易发生倒春寒。众所周知,冬至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的一天,从冬至节气后,白天时间会慢慢加长,太阳的直射点也会逐渐向北移动,但是全年最冷的时间并不是在冬至节气,而是在小寒、大寒两个节气之间。这是因为虽然在冬至后白天太阳照射的时间在加长,太阳的直射点在慢慢北半球移动,但是由于每天光照时间增加的时间太少,直射点移动的位置太慢,所以在冬至后,北半球的热量依然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在冬至后北半球的气温依然会继续下降,一直到小寒、大寒两个节气时为全年气温最低时。之所以会有“小寒不见寒,来年倒春寒”的说法,是因为在小寒节气时,气温在冷空气的影响下气温会开始下降,但是如果在小寒节气时气温并没有下降,那就说明当年冷空气活跃并不频繁,所以才会导致当年冬天气温比较高。农民发现,当冬季气温较高时,第二年春天在气温回升后,冷空气活跃会很频繁,在强冷空气的影响下,气温会大幅度下降,从而出现倒春寒天气。对于农民来说,因为春天农作物已经在快速生长,此时气温突然下降,会导致正在生长的农作物出现冻伤或冻害,所以农民最害怕出现倒春寒天气。农村中关于节气的俗语都是老一辈的人们在生活和劳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对农民耕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小寒节气的俗语呢?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shuairuoa.com/sjsr/11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大寒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