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化工博士,前强生资深研发经理
致力护肤研究十五年
热爱文字的科学工作者
在巴黎,我总是情绪不高。
因为法国菜真的不适合中国胃。
不过既然是出差,那就只能忍了——在incosmetics展会期间,
小圃和我尽量用工作来麻痹自己,不去想中午要吃什么这个哲学问题。图片来自:Soogif
转到Givaudan(奇华顿)的展台,我看到老朋友Bonnie,于是停下来聊天。
“最近有些什么好玩的新技术?”
“技术算不得太新,但是有个好心情的实验。”
“噢,说来听听。”
皮肤表面菌群
菌群我们已经说过太多次了,回顾可以点击这里(烂脸多年不见好,这可能是祸根)。
熟悉技术部分的同学可以跳过这一节。
这是一个研究热点——所谓“热点”,就是现在还有很多道理说不清楚,学说很多,没有一个确定的权威。Givaudan是个比较谨慎的公司,不愿意讲一套一套的理论,所以他们只是提出来一些“假设”,认为皮肤表面的菌群可以和我们皮肤的“免疫系统”沟通,从而安抚那些惴惴不安的敏感皮。
图片来自:Givaudan公司
简单地讲,皮肤免疫系统是皮肤的“保安”。这个“保安”对外界的风吹草动越来越紧张——过度清洁、环境污染,以及度假时的暴晒,让“保安”神经衰弱了。
和这个“保安”合作的,还有我们皮肤表面的微生物。
当微生物群处于“多元”和“平衡”的状态,和和气气地共处时,“保安”就觉得很安心,他觉得外面很安全;当微生物中突然出现了几个“黑社会老大”,皮肤“保安”就会拉响警报,调动更多的免疫系统“部队”,前来增援——这种“增援”,就是“低烈度的炎症”(subclinicalinflammation)或者“炎症”(inflammation)。
图片来自:Soogif
Givaudan的解决方案,就是针对这个逻辑的。
既然皮肤表面菌群需要给出“平安无事”的信号,才能让“保安”放心,皮肤稳定,那就选择一个活性物(SensitylTM)来做这件事。
好了,技术介绍到此为止。
有意思的部分在后面——Givaudan怎么测试这个活性物的能力。
测试:中规中矩的部分
测试有中规中矩的部分,他们招募了41名女性,平均年龄39岁,都宣称自己皮肤有点敏感。
分成两组,分别用含SensitylTM的保湿乳液(3%)和不含有SensitylTM的保湿乳液,测试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自己用的乳液是否含有SensitylTM(双盲)。
测试28天,每天使用两次。
用生物学方法,分析两边的差别。
发现有SensitylTM的那一边,皮肤的菌群更加“多元”(也就是更多种类的微生物存在)。
对于一些已知的潜在有害的微生物,相比普通保湿乳液,含有SensitylTM的乳液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接下来才是有意思的部分,Givaudan请心理学家做了一些跟进的测试——“读心”,而不是“填表”。
测试:读心术
在完成测试前后,Givaudan都把两组消费者请到办公室来。
让他们一边思考自己的皮肤,一边选择墙上的图片。
看一下那些使用了有效护肤品的消费者前后的选择对比。
▲左侧是使用产品之前的图片选择,右侧是使用28天之后的图片选择。
如果你觉得这个不够有意思,心理学家们还有另外一套方法,读脸(readingface)。
在这张图片中,上面三位是使用含有SensitylTM的乳液的用户,在使用28天之后回到办公室和工作人员聊天的表情——谈笑风生,不时撩起自己的头发展示自己的皮肤。
而下面三位是使用普通保湿乳液的用户,在28天之后的表情——尽量地保持礼貌,然而还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失望。
小结
选择对了产品,皮肤表面菌群可以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得到调整。
这种调整不见得你能说得出来,但是你真的可以感知到。
那种喜悦是从眼睛里看得出来的。
叔说
:
我以前在老东家的时候,作为一个配方师,总是质疑那些没法明确说出的功效。
离开被公司组织重重围困的研发大楼,跟真正的用户接触多了以后,反而能够欣赏那些微妙的,精细的,细水长流的好处了。
文字编辑:白勺儿
版式编辑:
↙留言板在这里,点击“阅读原文”直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