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神经衰弱 > 神经衰弱症状 > 正文 > 正文

三伏天最可怕的东西,不把它排掉,麻烦就大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2 13:36:56
白癜风治好会复发吗 http://m.39.net/pf/a_4574892.html
寒气,我们经常听说的一个中医名词,听起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实际上贻害无穷,是身体里隐藏的大麻烦。

三伏天最可怕的东西——寒气!

三伏天,一般人想到的都是热,如何避暑散热,降低体温。殊不知在中医眼里,对身体威胁最大的是寒气,三伏祛寒的意义远超我们想象。寒气是什么,寒气就是邪气,一种阴邪,喜欢盘踞在身体正气虚弱的地方,基本上每个人身体里都有寒气,或多或少。寒气怎么来的呢?来源很多,比如冷风,冰箱,冷饮,空调,晚上的风寒,寒凉的水果,西药,点滴等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寒气多的人,往往正气不足,免疫力差,并且会个身体带来惊人的危害。

二、慢性病:多是寒气太重

慢性病的特点是,反反复复,难以断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寒气已经在身体里扎营,难以拔出,并且容纳其他的寒气聚集,导致疾病无法根除。比如寒气入肺,带来慢性咳嗽;寒气入肾,带来肾阳虚,怕冷,痛风;寒气入骨入关节,带来风湿关节炎,寒气如腹,带来诸多妇科炎症等等。寒气还会带来更可怕的东西,当身体“寒”时间长了,人体的气血就容易积:气积、血积、水积、食积、痰积、酒积、肉积。导致循环代谢变慢;跟着身体容易莫名的酸痛,再然后就发生淤堵,“淤”到最后,就长囊肿,肿瘤,甚至变异为癌症。到如今,我国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慢性病支出占总卫生费用的70%,这里面有多少是寒气导致的呢。

三、如何正确对付寒气?

三伏天“灸疗”,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在“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冻疮、手足发凉、女子宫寒、脾胃虚寒类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四、冬病夏治——三伏贴

1、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是基于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也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冬天人体气虚、阳气不足,像老慢支、哮喘等疾病往往在冬天诱发或加重,称这些病为“冬病”。

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由于是在三伏天做穴位敷贴治疗,故称为“三伏贴”。

2、敷贴,抓住最佳时机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

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

每10天贴1次

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

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年头伏第一天为7月17日,中伏第一天为7月27日,末伏第一天为8月16日。

3、三伏贴适应症

三伏贴只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而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

此外,2岁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所以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4、三伏贴穴位详解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三伏天贴敷,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下面介绍些常用穴位:

功能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在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那个突起下方的凹陷中。

功能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跟肚脐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着肚脐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此穴。)

功能主治: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定位:在脐中下3寸腹中线上。

特别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家不妨试试。

功能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能主治:长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长灸足三里,还可以预防中风。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定位: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简便找涌泉穴的方法:

将脚趾头向下弯,在脚心处会形成一个凹陷,陷下去的地方就是涌泉穴。

5、三伏贴注意事项

单次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每个人贴敷所用的药不同,具体时间长短应遵从医师的建议。一般来说,成人不超过6个小时,12~18岁约4~5小时,8~12岁约3~4小时,3~8岁约2~3小时。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情况

贴敷后局部的轻度瘙痒、灼热感,多为药物正常反应,如果没有发红肿胀,可以继续应用。

如果局部起泡、破溃,应立即揭下药膏,用碘伏或依沙丫啶等局部消毒,无菌包扎,每日换药1~2次,直至愈合。

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6、三伏贴禁忌人群

以下人群是不适宜使用三伏贴的——

1)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

2)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

3)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4)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5)孕妇;

6)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

7)冬病夏治贴敷膏中的很多中药都是热性的,因此阴虚火旺、内热体质的人是不适合的;

7、贴后要牢记

1)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进空调房间,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运动,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地用电扇微风吹拂。

2)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

3)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荔枝等。

4)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大量进食寒凉食物,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伤一身阳气,轻则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长期难治的阳虚。

5)慎食大量肥甘厚腻的食物。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8、写在最后的三点

1)三伏贴冬病夏治,治未病的理论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从宋朝到清代也有医家实践经验的总结,有其科学性,但范围仅限于“冬病”,用于治疗其他病,效果就难说了。

2)每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即使患有冬病,也非人人适合,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而定。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3)是药三分毒,有利就有弊,要根据利与弊的大小做选择。如果治疗疾病带来的好处,远大于药物的毒副作用,这样的选择才是明智的。

小编恨不得24小时不休息

变成铁打的为大家服务

拜托亲们来点个和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shuairuoa.com/sjsrzz/8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神经衰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