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传统文化搬运工,今天我们来聊聊大寒这个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它的天气。人们常常将大寒和小寒的天气做比较,它们到底哪个更“寒”呢?老人们常说“小寒胜大寒”,可也有人说“大寒不寒,人马不安”。看似两个都挺冷的,但有时候农谚是不会骗人的。根据气象局统计的天气结果来看,在大部分地区和时间下,小寒要比大寒还要冷一些,但这种事情也不绝对,有时候大寒会更冷一些,有时候二者旗鼓相当。“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这个接近春节的节气你了解多呢?那么,在这个排在最后面的节气中都有些什么样的传统习俗呢?首先我们来说说吃。我们都知道,中国地大物博,南北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在吃得上更是风格迥异。在南方,有很多人会在大寒这一天吃鸡汤。“一九一只鸡”,到如今都是许多南方家庭膳食准则,他们在鸡汤中加入木耳,枸杞等驱寒材料,再熬制成鸡汤。一碗鸡汤下肚,瞬间就感觉到一种冬天特有的温暖熨帖了心房。而在北方,老北京人经常会吃一种特别的年糕——消寒糕。这种年糕由糯米做成,在古时候的人看来,糯米能驱邪,而且吃了以后会让身体变得暖和。再加上年糕有“年年高”的吉祥寓意,老百姓们常常在大寒这天吃消寒糕,来期待明年的吉祥如意。腊八粥,我想大家对这个应该会很熟悉。腊八粥是在腊八节吃的,但有时候腊八和大寒差不了几天,所以经常有人会在那一天喝腊八粥。除了腊八粥,还有八宝饭。八宝饭也是由糯米做成的,它的功效和消寒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与此类似的还有广东的糯米饭。说完了吃,我们来说说做。有时候,大寒这一天会与小年遇上,而北方的人会在这一天买麻糖,拜灶王爷。为什么要买麻糖呢?这是因为灶王爷会在小年这一天晚上回天上向玉皇大帝禀报每一家人的好和坏,为了让灶王爷给自己家说点好话,大家会买麻糖供上,希望麻糖能让灶王爷的最变甜,还有一种说法是用麻糖糊上灶王爷的嘴,防止他说些不好的话。一般到了大寒的时候,往往正是岁末之际,在以前,有很多人会在这一天买芝麻秸,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等到了除夕的时候再将芝麻秸撒在周边没有人走的路上,让小孩子们踩碎,寓意“踩岁”,祈祷岁岁平安,驱邪迎祥。除此之外,各个地方的人们都开始着手准备年货,清扫房屋,为新年的到来而投入到喜气洋洋的忙碌之中。在中国台湾,有许多人在大寒这一天还在进行一个鲜为人知的习俗,那就是尾牙节。闽南的商人有专门祭拜土地公的节日,这样的祭拜活动被称为“做牙”。二月二,龙抬头,闽南商人将在这一天进行最初的做牙,这一牙被称为“头牙”。而十二月十六这天的做牙,因为这是在着一年中最后一次的祭拜活动,所以被称为“尾牙”。做牙这一习俗现如今已经不多见了,只有台湾等地方还存在这种习俗,希望这种习俗不要消失。中国人常说,大寒有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除了人要过大寒,动物们也会过大寒,人们通过动物的大寒习性,从而获得在自然中生活下去的各种知识。到了大寒,一可以等待孵小鸡,二可以等待为了度过严寒而努力捕食的鸟类,三可以等到水泽里的水彻底冻住,这样人们就可以在冰上行走了。好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见。本文章由传统文化搬运工独家撰写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shuairuoa.com/xsjsr/1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