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性格上会发生一些变化,仿佛变了一个人,甚至连平时熟悉的人也会说:以前不是这样啊,咋变成这样了呢?其实,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老年人性格的变化,有可能是一些心理疾病引起的呢?
由于我国老龄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心理疾病引起的健康问题越来越被社会重视,对老年人心理的关爱也成为必然。这就要求我们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有必要的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黄昏心理:老年人最常见的心理表现。因为丧偶、空巢、年老、体弱或疾病等,对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2、自卑心理:老年人感觉经济收入减少,退休后社会地位下降,自认为不再受到尊敬和重视,心理产生落差和自卑,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3、无价值感:老年人对退休后的生活变化不能适应,感到无所事事,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
4、不安全感:老年人常见的不安全感,有的源于经济上,有的源于健康上,这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敏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笑,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
5、老年性精神障碍:有些老年人,如果缺少规律的生活,又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和,生活没有愉悦感,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等。总的看来,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龄。
6、老年性精神病:近年来,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常见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老龄健康研究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