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还属于冬至节气的时间,但小寒也正在伴随着冬至节气的进程,一天天地加紧着向我们走来。今年小寒节气在农历的十一月二十五日,小寒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即将来临,气温有着明显的下降,但相对于大寒来说,此时寒气还未达到最强,因此叫小寒。小寒大寒和夏季的小暑大暑意义一样,它们都是通过节气来反映气温的变化。一般来说,小寒是出现在三九的前后一段时间,今年小寒恰巧出处在二九的末端,之后两天便将进入最冷的三九天了。民间关于小寒节气有很多说法,比如“最怕小寒是晴天”,那么当天晴天有啥说法?小寒节气的天气有什么预兆?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小寒是什么节气?小寒其实并不是说天气已经冷到了极点,而是说冷气积久而寒,但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小寒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2个节气。小寒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1月5-7日,今年的小寒节气是年1月6日。
在小寒这个时节,人们会吃一些温暖的食物来驱寒保暖。比如在广东一些地方,小寒这天会吃糯米饭,而在一些北方地区,人们则会吃羊肉火锅或者涮羊肉。除了饮食风俗外,还有一些地方在小寒时会进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在南京地区,小寒这天会有“画梅花”的习俗,人们会在纸上画梅花,寄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进入小寒后,人们就可以做春节的准备活动了:“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小寒节气的天气特征小寒节气是比较寒冷的,之所以冬至不是最冷的,而是出现在小寒、大寒节气期间,这是因为地球晚上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白天会从太阳吸收热量,在夏季的时候散发的热量少,而吸收太阳的热量多,这样每天都有一定的热量积存。时间长了,积存的热量就越来越多,到了三伏天的时候,热量是最多的,因此这个期间是最热的。
而之后随着夜晚逐渐增长,白天逐渐变短,晚上释放的热量开始增多,白天吸收的热量开始减少,这样地球虽然有一定的热量积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入冬以后受到寒潮的侵袭,因此夜晚释放的热量要大于白天吸收的热量,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而到了小寒、大寒节气的时候就达到了极致,因而这个期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不过需要注意,也并不是说每年大寒都要比小寒节气冷的,也不是小寒节气就一定没有大寒节气冷。根据往年的数据来看,在北方地区流传的说法就是“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它的意思是说,多数的年份是小寒节气要比大寒节气更冷,这样也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因为小寒节气一般都是出现在二九到三九过渡这段时间,而在北方地区就是在小寒节气的时候最冷,也就是说三九要比后面的四九更冷。
为什么最怕小寒是晴天?这句俗语说的是如果小寒这天天晴,那么来年立春之后很容易会出现雨雪天气,甚至是引发倒春寒的现象,这对农业生产来说极为不利。
据了解,小寒处于在三九天前后,天气本会很寒冷,如果气温回暖,天气出现艳阳高照,就意味着异常,也就是暖冬的现象明显,正所谓的冬天不冷,地里的害虫就会趁此活动,导致农作物减产。当然,更严重的就是引发后期极端天气的出现,对农业生产很不利。
不过,也有俗语说,“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就是说小寒如果暖和,大寒就会异常寒冷,因为冬天总有冷的一天,如果小寒都不冷,那只能是大寒节气了,而如果连大寒都不冷了,那指定今年是个异常年,倒春寒也就极易出现。
小寒节气的天气有啥预兆?1、小寒无雨,来年小暑或成旱季
小寒节气是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时候,伴随着严寒和湿冷,如果小寒不下雨,那么可能预示着来年小暑期间的干旱。这是因为小寒时气温虽低,但若天气晴朗,就意味着缺乏了降水,对于水资源和农业管理而言,可能面临一定的挑战。
2、三九不封河,来年或遭雹灾侵袭
俗话说“三九不封河,来年必有雹。”封河是寒冷天气的象征,而这里的三九指的是冬季的后九天,如果三九期间河道并非冰封,那么来年可能会遭受雹灾侵袭,这对于农作物的生产很不利。
、小寒三日雪,或许是农民的好兆头
俗语说“小寒三日雪,耕牛不停歇。”这句俗语认为小寒时节天气寒冷,连续下雪可能是对农业的一种好兆头。下雪可以冻死地里的害虫,还能够滋润土地,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比较有利,是农民的好兆头。
4、小寒天晴,春季或出现倒春寒
小寒是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时间段,倘若艳阳高照、晴好如春,与节气不太匹配,预示发生了暖冬现象,天气出现了异常。暖冬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比如土壤干旱,农作物生长困难,以及旺长,造成提前分蘖,天气暖和,害虫可以越冬,来年防治困难,再加上倒春寒,这对农作物的生产很不利。
小寒将至,最怕小寒多晴天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如果小寒天气暖和,后面容易出现春旱和倒春寒,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我们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又对未来充满期待,或许小寒的天晴并非必然意味着不祥,这些俗语只是老一辈人农耕经验总结,不同地区的情况都不一样,大家还是要因地制宜,可以把它当作一种参考,不要一概而论。小寒节气马上就要到来,在你的家乡是天晴还是下雨?今年小寒节气的时候冷不冷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