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小寒是晴天,1月6日小寒,晴天究竟有何讲究?农谚早知道!
虽然现在还属于冬至时节,但小寒也伴随着冬至的进程,日复一日地陪伴着我们。今年的小寒节气在农历的十一月二十五日,小寒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即将到来,气温有明显的下降,但与大寒相比,此时的寒冷还没有达到最强烈的程度,因此称为小寒。小寒、大寒的含义与夏季的小暑、大暑相同,都是反映节气中气温的变化。一般来说,小寒出现在三九前后的某一段时间。今年的小寒恰逢二九的末尾,两天后就会进入最冷的三九。关于小寒节气,人们有很多说法,比如"小寒之日是晴天",那么晴天有没有什么说法呢?小寒节气有什么预兆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冷冻节?
小寒其实并不是指天气已经非常寒冷,而是指冷空气积聚已久,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小寒通常在每年公历1月5日至7日,今年的小寒在年1月6日。
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吃一些热食来取暖。例如,广东一些地区在小寒节气吃糯米饭,而北方一些地区则吃羊肉火锅或涮羊肉。除了饮食习俗,有些地方在小寒节气还会举行一些特别的活动。例如,南京在小寒节气有"画梅花"的习俗,人们在纸上画梅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进入小寒后,人们可以做春节的准备活动:"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弗里奥节的气象特征
冬至之所以不是最冷的,而是出现在大小寒节气中,是因为地球夜间放出大量热量,白天吸收太阳的热量,夏季放出的热量较少,吸收太阳的热量较多,所以每天都有一定的积热。随着时间的推移,积聚的热量越来越多,到了三伏天,热量最多,所以这段时间是最热的。
然后,随着黑夜越来越长,白天越来越短,夜间释放的热量开始增加,白天吸收的热量开始减少,这样地球虽然有一定的热量积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冬季寒潮来临以后,夜间释放的热量大于白天吸收的热量,所以北半球的气温持续下降,到了小寒节气和大寒节气就达到了极点,所以这个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每年的大寒节气都比小寒节气冷,也不是说小寒节气就不应该像大寒节气那样冷。根据往年的数据,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罕见"的说法,也就是说,每年大部分时间小寒节气都比大寒节气冷,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因为小寒节气一般出现在二九到三九的过渡期,而北方地区在小寒节气天气最冷,也就是说三九要比后面的四九冷。
为什么最怕寒来暑往是晴天?
这句谚语说的是,如果小寒这天天空晴朗,第二年立春后就容易出现雨雪天气,甚至引发倒春寒现象,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据了解,小寒是在三九前后的那几天,天气本来就很冷,如果气温回暖,天气又出现了艳阳,这就意味着反常,即暖冬现象明显,正所谓冬天不冷,陆生害虫就会趁机活动,造成农作物减产。当然,最严重的是引发后期极端天气的出现,这对农业生产是非常不利的。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小寒不冷,大寒不冷,大寒不冷,倒春寒",换句话说,小寒如果暖和,大寒就会异常寒冷,因为冬天总有寒冷的一天,如果小寒不冷,那只能是大寒节气,如果连大寒都不冷,那今年指定是反常的一年,倒春寒就极容易来了!所以,"大寒"节气的"大寒",也就是"小寒"节气的"小寒"。
小寒节的天气预示着什么?
1、小寒无雨,次年小暑或在旱季
小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伴随着强烈的寒冷和潮湿,如果小寒期间不下雨,就可能预示着来年小暑期间的干旱。这是因为,虽然小寒期间气温较低,但如果天气晴朗,则意味着降水量不足,这对水资源和农业的管理是一个挑战。
2、三九不封河,明年还是下冰雹
俗话说"三九不封河,明年下冰雹"。封河是寒冷天气的象征,三九指的是冬季的最后九天,如果三九期间河水没有封冻,那么明年就可能会下冰雹,这对农作物生产非常不利。
3.严寒中的三天雪可能是农民的好兆头
谚语说:"小寒三日雪,犁牛不停歇"。这句谚语表明,小寒时节天气寒冷,连续下雪对农业来说是个好兆头。雪可以把害虫冻在地里,还能滋润土壤,更有利于作物生长,对农民来说是个好兆头。
4、小偏冷日、春寒或倒春寒
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如果艳阳高照,晴朗如春,与小寒节气不相吻合,则是暖冬现象和气象异常的表现。暖冬对农业生产非常不利,即土壤干燥,作物生长困难,同时生长茂盛,也就意味着分蘖早,天气暖和,害虫可以冬眠,来年防治困难,再加上倒春寒,对农业生产非常不利。
小寒将至,小寒最怕晴天多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如果小寒天气炎热,后市容易出现春旱春寒,对农作物生长不利。我们既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又要对未来充满期待,也许小寒天并不一定是不祥之兆,这些说法只是老一辈人的农耕经验,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我们还是要因地制宜,可以作为参考,不要一概而论。寒食节快到了,你的家乡是天晴还是下雨?今年寒食节时天气冷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