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核心表现
一、心慌、气短:若一个人突然受刺激或者精神受创伤,很容易突然出现心慌、气短的症状。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其症状多种多样,常见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心脏神经官能症大多不是心脏器质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恢复,预后良好,但长期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二、心前区不适:出现此症状,医院就诊,医生会询问其有无焦虑、过度劳累等诱因,因为单凭此症状可能会误诊为心脏泵。若能查找出病因,则诊断的结果更为准确。
三、心前区疼痛:表现为胸部或后背疼痛,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心前区疼痛一般为阵发性的,而器质性疾病表现为持续性并须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或缓解。
四、胸部不适:胸部不适一般表现为呼吸费劲或不够用,明显有感觉到不适,似有石头压迫或压榨感,亦或是紧绷感,灼热感,刺痛感,憋闷胀感等,也可伴有其它症状,如心慌,喘,吐酸水,出冷汗,干呕恶心等。
五、睡眠障碍:大多表现为失眠多梦易醒,可因为各种原因半夜醒来,如噩梦、憋闷、惊吓等,醒来后难以再入眠,严重可致无法工作或学习,非常影响生活质量。
六、呼吸困难:头部不适一般表现为头晕、头懵、沉重、发胀、头部疼痛、头皮发麻或发紧、脱发、头皮干燥、头上油亮、神经衰弱、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耳鸣等,小毛病也可能是大征兆,千万不要忽视它们的存在!
七、思想消极:无论在何时何地,思想都不堪重负,原因有求医无果,久治不愈,痛苦难受,煎熬度日,逐渐变得自暴自弃,知难而退,玩世不恭,坐等死亡降临,每日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
一般来说,引起心脏官能症的的心理应激事件只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应激事件的强度往往不是很大,而且常常是多个事件反复发生,持续事较长,即虽然灾难性的应激事件也可以引起心脏官能症,但是更多的是日常琐事。这点与反应性精神障碍不同
应激事件往往对于心脏官能症病人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这些事件在健康人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某些心脏官能症病人来说可能是较为敏感的,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事件本身的正负性,强弱,而是是否造成个体的内心冲突。
病人对不应激事件引起的心理困境或冲突往往有一定的认识,也知道怎样去适应以消除这些事件对心理方面的影响,但常常不能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将自己从困境和矛盾的冲突中解脱出来,以致应激持续存在,最终超过个体的应对能力或社会支持所能提供的保护水平而导致发病内在的需求
心脏神经官能症应该如何自我缓解?
注意适当休息: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帮助消除疲劳,松弛双脑。
避免过多的奢望:在生活中要面对现实,不能急于求成,好高鹜远,消除一切不符合现实的要求和想法。
要胸怀宽阔:遇到不如意和不称心的事,不要过于计较,不要动辄发火,对人宜宽容随和。
善于心理解脱:当身处逆境或被某一事件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一是镇静,二是暂时把这件事搁一搁,回忆愉快的往事,想想成功的欢乐,心情就会变得轻松、豁达。这样,有利于理清思想,战胜逆境,解脱难题。
工作、生活尽可能安排得有规律,进行适当的社交活动:在业余生活中多与人交往可以适度缓解疾病带给我们自身的压力。因此找到一件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多多与人交流舒缓心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