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护”,时间过得真快,1月20日我们将迎来大寒节气,大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是表示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此时冷空气频繁南下,大寒节气标志着我国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已经到来,物极必反,大寒一过我们将迎来春天,一个新的轮回又将开始。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进入大寒节气意味着年味越来越浓,人们要忙着置办年货、忙着除旧布新。在我国民间有大寒节气当天食糯米饭的习俗,人们把蒸好的糯米饭拌上腊味、干鱿鱼、冬菇等,食用后不仅能起到御寒的效果,而且还有滋补的功效。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小寒大寒,无风自寒”,说的就是小寒和大寒是我国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农谚说“小寒天气热,大寒冷寞说”,说的就是如果小寒节气我们感到比较暖和,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到了大寒节气天气会非常冷。
老话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说的就是到了天气本该寒冷的时候,但是我们却感觉不到冷,那么就预示着年景不好。大寒是我国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在我国农村就有“最怕大寒天暖和”的说法,那么如果大寒节气期间比较暖和,有啥预兆?我们早点来了解一下。
一、大寒暖烘烘,九九倒春寒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大寒节气期间天比较暖和,即大寒节气以晴天为主,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到了“九九”时间段,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天气。
老话说“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我国民间从冬至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每9天为一个九,九九时间段大概在惊蛰节气,这个时候正是农民进行春耕、春播的时候,如果此时发生倒春寒天气,那么就不利于小麦返青,不利于种子出苗出土,已经开花的果树也会因为受冻而大量落花落果,这个时候出现倒春寒是农民非常不希望看到的现象。
农谚还说“大寒寒得透,春天天暖和”。“寒得透”指的是天气非常冷,这句农谚说的意思是如果大寒节气期间非常寒冷,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春天会比较暖和,即春天没有“倒春寒”发生,因此农民都希望大寒节气期间天寒冷。
二、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农谚的意思和上面差不多,说的就是如果大寒节气不寒冷,即大寒节气相对暖和,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春分节气会相对冷,即春分节气会发生倒春寒。
春分节气处于惊蛰节气之后,在以前是“冬至逢壬数九”,即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是数九的开始时间,后人为了图数九方便,改成了“冬至”数九。如果是冬至逢壬数九,那么“九九”时间段就在春分节气;如果是冬至数九,那么“九九”时间段就在惊蛰节气。
以上两句农谚都是说,如果大寒节气比较暖和,那么预示着到了春耕春播的时候容易发生“倒春寒”天气,这是农民不希望看到的现象。
三、大寒不下雪,大暑田开裂大寒节气正常来说天气寒冷,容易出现雨雪天气,如果大寒节气不下雪,那么也表示大寒节气相对暖和,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到了大暑节气雨水会比较少,土壤会因干旱而开裂。
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此时农作物生长速度非常快,因而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非常大,一旦在此期间出现干旱,那么农作物的产量就会严重降低。因此,大寒节气天冷出现降雪天气,是好的兆头。
四、大寒多南风,六月早台风大寒节气期间内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稳定而强大,因此在大寒节气期间我国主要刮北风或者西北风,如果大寒节气刮南风那么就不是好兆头。
南方来自海洋,其特点是温暖而潮湿。如果大寒节气刮南风,那么说明大寒节气会相对暖和,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到了来年六月份的时候台风会早早的到来。
台风虽然会带来充沛的降水,可以极大的缓解旱情,但是台风对于人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台风会引发洪水、大风,其不仅会破坏庄稼,而且还会损坏房屋,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总结,农谚是我们老祖宗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大寒节气本该寒冷,如果大寒节气期间暖烘烘的,那么预示着来年春天很容易发生倒春寒,那么预示着大暑节气容易干旱,同时还预示着来年台风可能来得早,这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你认为老话有道理吗?欢迎留言。